fashion industry system : 時尚產業結構

pictures edited by n’es

時尚產業結構圖

(旁邊想像是個金字塔啦!)
haute couture 高訂
demi couture/ artisanal fashion 半高訂
ready to wear/ PAP
mass production 成衣

法國時尚的歷史可以追溯回十七世紀的凡爾賽宮,太陽王路易十四 (Louis XIV) 藉由華美的服飾與各種配件以此強調權利及『太陽王』的形象,因此法國宮廷在藝術與時尚注入大量的資金都是為了打造一位具有威嚴、文明與至高無上的君主形貌。無論是宮廷內的侍人或是宮廷外的貴族開始效仿君主的行為與儀容,而路易十四成為當時代潮流的指標性人物,也法國時尚史拉開了序幕。

Marie Antoinette, Heinrich Lossow

提到高訂服裝的發展,那又不得不提到我們都相當熟悉的瑪麗安東尼皇后 (Marie Antoinette)。也是從她那個時期開始 (1770~1792) 開始了高級訂製服的概念。瑪麗安東尼每幅畫所出現的服裝及頭飾,背後其實都隱藏了更深刻的意涵。由於當時代深受父權思維的影響,她僅能藉由時尚作為闡述身為女性的訴求與渴望,因此在戰爭時期一直到最後站上斷頭台所穿著的衣服,都很值得仔細探討。

Haute Couture 高級訂製服

這個詞其實不能夠隨意使用,它是受到法律保護命名的,因此也只有得到巴黎高級公會的認可,才能夠被認為是 Haute Couture,並且有以下的規定:

  • 手工製作
  • 品牌經公會認可
  • 量身訂作,在『巴黎發表』(一年兩次)
  • 只能在‘法國生產

mason margiela fw 2005-6 look book

Artisanal Fashion 半高訂

Artisanal Fashion 的代表當然是 Masion Martin Margiela,也是第一個品牌定義這個詞的。另外小編也很推薦另一個中國的 artisanal brand — 無用;在設計師馬可所闡述的anti-fashion下,可以感受到該品牌強調 craftsmanship, workmanship, nature 及道家思想,大家也可以感受到所謂的設計’底蘊’。

‘’只想做與時尚無關的真正的衣服‘’

她想做一個真正的「原創設計師品牌」。設計師不應該再是一味地只為展示個性,創造短時間的流行的消費促進者,一個合格的設計師,不僅是屬於企業的,更應該是屬於社會的,應該首先承擔對社會的責任。而這社會的責任,之於未來是要保護生態,不做短命產品和一次性產品;之於現在,是要體現在本職上,這也是「一個設計師的道德」,就是要不做過度的設計,不企圖引發更多的盲目消費;而針對於過去,是要做傳統文化的傳承。

馬可:泥土妝靜態表演,賈樟柯的紀錄片《無用》以這次巴黎之行為主要拍攝內容,獲得2007年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

「無用」,而是「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picture by n’es instagram

Ready to Wear v.s Mass Production

Ready to wear 和 mass production 一樣大量生產,那差在哪裡呢?

Ready to wear 強調「靈感來源,設計發想」,有就是品牌 internal 的價值,雖然與成衣一樣都是大量生產,不過 mass production 是在複製 ready to wear 所創造出來趨勢,也就是說成衣是在複製趨勢,而ready to wear 則是帶領趨勢。

高級一線的品牌,都有Ready to wear 和 Haute Couture,如Chanel, Dior…… 還有去年剛回歸couture的balenciaga,以維持品牌的傳統及文化價值。但是,現今很多RTW款和高訂款,除了價錢的不同,有時候真的很難從外觀分辨他們啦! (看看下圖chanel 2021 fw PAP vs chanel 2021 ss haute couture)

chanel 2021 fw PAP
chanel 2021 ss haute couture

文章撰寫於 2020/6,n’es instagram,2022/3 online re-issueed。關注n’es,一起探索更多服裝的世界。https://www.instagram.com/p/CGuDWNRn8sK/

合作洽談:nesconceptandpress@gmail.com